background preloader

日本の伝統色 和色大辞典 - Traditional colors of Japan

日本の伝統色 和色大辞典 - Traditional colors of Japan
Related:  設計

Contemporary Home in Sydney, Australia This project comprises a first floor addition and a ground floor reinvention to a space + light deprived semi. Floorspace has been sacrificed on the first floor to create a double height open core to the centre of the house, filtering natural light into the depths of the interior. Dead space has been otherwise eliminated where possible through open planning and recycling circulation functionality. source | via Alila Villas Uluwatu This fabulous clifftop pleasure complex on Bali’s booming south coast is the region’s first fully successful marriage of postmodern cool and tropical hot. The Singaporean design partnership WOHA has created a startlingly original vocabulary that alternates monumentality and intimacy, classicism and funk—and lets sky and sea shine through at every turn. The public places and 84 villas spill across a hillside overlooking the ocean with an ease that makes the place feel like it’s been there forever, and its smart eco-planning may let it stay there almost that long.

Hill Street Residence by John Maniscalco Architecture John Maniscalco Architecture redesigned this small 1970’s house located in Dolores Heights, San Francisco, into an airy modern home with seamless indoor-outdoor transitions. Description by John Maniscalco Architecture On a steeply sloping site in Dolores Heights, this complete rebuild transforms a small 1970’s house into an airy modern home with seamless indoor-outdoor transitions. Contrasting systems of vertical movement and expansive horizontal views provide a variety of spatial relationships to the site and the city – from the intimate to the distant, from urban expanse to private garden. A sky-lit two-story interior stair hall with bamboo garden blurs the house-landscape relationship and provides further emphasis of the vertical connectivity. Visit John Maniscalco Architecture - by Matt Watts Gallery Recommended Comments

無印良品蓋房子!660萬就可入住寬敞時尚的MUJI HOUSE-設計|建築|無印良品|無印良品之家|小木屋-風傳媒 臺灣房價居高不下,買房談何容易,如果居住在擁擠的城市就更辛苦了,數十年不吃不喝也只能買到陳舊的30年老公寓——難道我們沒辦法擁有一個價格合理、空間寬敞又舒適的棲身之所嗎?日本現在有個時尚又環保的好選擇,年輕人也可能買得起! 無印良品蓋房子,660萬就買得起的寬敞小屋! 日本零售業者「無印良品」在2000年成立了MUJI HOUSE,陸續推出各式房屋,並接受建造房子與翻修住宅的訂單,標榜以合理的價格打造舒適簡單的家,而在2014年推出的「縱之家」是為了因應都市狹小空間而生,造價只要大概台幣660萬,和臺灣動輒上千萬的老公寓比起來,價格親切許多。 都市地狹人稠,如果橫向發展有空難,不如就改成縱向發展吧! 像繪本一樣的歐風「窗之家」、可以住一家人的「木之家」 在設計「縱之家」之前,MUJI HOUSE其實已經推出過幾個設計精巧的房型,例如極簡風格的「木之家」正是「縱之家」的前身,設計上盡量減少牆壁,打造無隔間的「一室空間」,也加強空間使用上的自由度,可以成為全家人週末一起度假的小屋,也可以變成專屬於你的讀書之家。 而有著濃濃歐風的「窗之家」是參考英國鄉村風景而設計,四四方方的屋身、三角型的屋頂,就像我們小時候在白紙上第一次畫出的「家」,符合我們對家最原始的記憶,不管哪個時代都不會退流行,讓人想一直住下去。 節能減碳、防風耐震……漂亮,但更實用 這些房子可不只是漂亮而已,在設計上也盡可能做到節能減碳、防風耐震,發揮巧思打造環保又穩固的小窩。 此外,屋子的牆壁與玻璃也做了特殊的設計,使UA值(房屋的恆溫率,數值越小越恆溫)在0.41左右,比起日本首都建築的節能UA值基準—0.87還要低上許多。 在建築構造上,全屋採用經過耐震測試的SE構法,有能力抵擋颱風與強震,無論在日本或臺灣都非常實用,也能減少傳統房屋用以支撐建築的厚實水泥牆壁,帶來更多可利用的空間。 這些房子雖然不是富麗堂皇,但對時下的年輕人來說,簡單、清爽,十分有設計感,療癒生活中汲汲營營的人們。 參考資料:無印良品之家官方網站

有方2015年度建筑关注榜 | 这些建筑今年被一再提及 以建筑为载体,这些故事在过去的12个月被一再提及:渤海之滨,最孤独的图书馆;江南水乡,木心的遗愿清单;米兰老城,你从未见过的细腻OMA……由此开启的是建筑广阔的外延以及对于建筑边界的不休争论,建筑以怎样的面貌出现在公众视野?关注的背后是否是建筑本质的丧失?在2015年建成项目中,有方择选10例最受关注的建筑,只为再次诉说,再次思考。 三联书店海边公益图书馆 入选词:……最孤独的图书馆 建筑设计:董功(直向建筑事务所) 三联书店海边公益图书馆位于秦皇岛市北戴河新区阿那亚黄金海岸社区。 抛开营销层面的深意,单从建筑本身出发。 其中,最主要的阅读空间更像是一个“看台”,逐渐升起的阶梯平台让空间中不同位置的人更不受阻拦地看到海的景象。 乌镇木心美术馆 入选词:文艺大家遗愿清单 建筑设计:冈本博、林兵(美国 OLI 建筑设计事务所) 2015年11月15日,木心美术馆正式对外开放。 木心是诗人、作家、画家,在他去世后,他唯一的弟子陈丹青致力于整理木心遗作、手稿,先后主持出版了《木心回忆录》《木心谈木心》等作品。 木心美术馆的一楼与二楼,分为五个展区,展示木心先生的大量绘画与文学作品,另辟特展展厅,根据《文学回忆录》谈及的众多人物,每年策划世界各国著名文学家艺术家特展。 设计之初,冈本博与林兵就打算通过物理空间的感受塑造带游客们进入复杂的木心艺术世界,比如木心的抽象画展现出的强烈空间感,简单朴实的文字中蕴藏的华丽与丰富意境。 乌镇水乡本就有着丰富的城市肌理,水道、石道、枕河人家、小桥、客栈、庭院组合在一起,就成了乌镇,建筑师在设计上也借鉴了乌镇古老的城市布局原理,通过街道将清水混凝土外墙的展览空间连接。 普拉达基金会米兰馆 入选词:你从未见过的细腻OMA 建筑设计:荷兰大都会建筑事务所(OMA) 2015年5月9日,普拉达基金会艺术中心在米兰的新场地向公众开放。 由OMA设计的19000平方米的综合体包容了新的建筑元素和原杜松子酒厂的再利用,包括其中的仓库、实验室、酿造筒仓以及围绕大庭院的新建筑。 库哈斯说道“该基金会艺术中心既不是修复项目,也不是一处全新的建筑项目。 “新、旧、水平、垂直、宽、窄、白色、黑色、开放和封闭,所有这些对立的元素共同建立了这种对立的统一体,通过融入如此多的空间变量来定义这处全新的基金会艺术中心。 成都西村·贝森大院 入选词:刷新三观的城市综合体形态 建筑设计:刘家琨(家琨建筑设计事务所) 版权声明

WE HOUSE 建築生活誌 - 畫了煙燻妝的紐約建築。-巴西建築師Isay Weinfeld 如果要舉出世界上摩天建築密度最高的城市,當然首選紐約。 可是,建築密度高,街道如何呼吸喘息,也許可以在街角偶遇口袋公園,但是,現在終於也有一幢新建築,以城市綠洲之姿,想在這座摩天建築都會佔有一席之地。 這幢位在紐約Chelesea區的建築是一個奇蹟。 建築一點也不張揚,反而削減自己的頭角,以低調的私人車道、寬敞花園及極簡結構,和周圍環境明顯區別。 帶著溫柔的、有觸感的外觀,加入木格柵的屏幕,讓露台慷慨地向城市輸出綠意。 展現一種節制的優雅,讓建築流露一種安靜的戲劇張力。 建築師說,這不是一個架構,而是,進入一部電影,顯然是很有自信為紐約客創造不同的生活情節。 ● 你可能有興趣... YABU PUSHELBERG - HOTELS INTERMEDIATE INTERIOR DESIGNER - TORONTO Aug 27, 2015 We are currently seeking to fill Intermediate Interior Designer positions at our Toronto studio. Successful candidates should consider themselves highly creative and this creativity and passion for design is demonstrated in your outstanding portfolio. Candidates should also have experience executing projects from concept design through to construction. OVERALL RESPONSIBILITY: To execute most phases of the production of a project with supervision from Project Leaders and Team Leader. CONCEPT- Collaborate in the development of concept design through planning, sketching, rendering- Select directional images, and finishes SCHEMATIC- Acquire and coordinate samples from vendors- Formulate furniture direction- Further develop concept design with sketches, thumbnails, plans and the creation of specialty finishes- Refine finish selections INTERMEDIATE INTERIOR DESIGNER - NEW YORK Aug 26, 2015

Katsutoshi Sasaki + Associates - Project - ImaI A house built on a narrow strip of land of 3m wide and 21m long. For this ground that looks too long and tight, we adopted a way to construct a house by reinterpreting scale, natural light, and the use of each room instead of setting one concept to design it. We made 5 specific proposals. 1, Balancing of scale and light Height of each room is adjusted according to the number of users and the use of the room. 2, Exterior on the edge The ground was too narrow to allow any space for garden, so we set an inner garden at the end of the ground floor and a terrace on the north end of the second floor. also to provide ventilation route in summer to discharge the heat accumulated up on the ceiling plane. 3. 4.Unrestricting We suggested the way of living to utilize the space other than wet areas (kitchen, bathroom etc) without restricting its purpose. 5.

JKC1 / Ong&Ong Architects Architects: Ong&Ong Architects Location: Bukit Timah, Singapore Structural & Civil: J S Tan & Associates Mechanical & Electrical: Rankine & Hill (S) Pte Ltd Main Contractor: Holden Tiling & Construction Pte Ltd Area: 1997.5 sqm Project Year: 2011 Photographs: Derek Swalwell From the architect. This good-class bungalow is located in Singapore's Bukit Timah district. A natural curtain of lush tropical trees surrounds the site, whilst its slightly slopping terrain offers an ideal location for the house itself. The axis of the entrance is adjacent to one of the plot's longer sides, allowing for a bigger garden and pool space in front of the house. Architecturally, the concept was to keep the general design subtle, giving precedence to the surrounding pockets of nature. The building's lines are predominantly horizontal, balancing out the verticality of the trees lining the site's periphery. Access to the timber-decked roof terrace is via a steel sheet spiral staircase.

淺談全球零耗能建築發展概況 - STPI Research Portal 近二百年來的工業發展、人口增加、自然棲地的破壞等,全球氣候變遷且出現許多極端氣候,譬如2015年的蘇迪勒颱風、2009年的莫拉克颱風,颱風規模大且結實,帶來強風豪雨讓台灣停電、水汙染、災情甚重。全球方面,北美大風雪、菲律賓的浩劫餘生,此種非常態的結果,主要原因乃是人為大量排放溫室氣體。康乃狄克大學顎班(Urban)教授指出,全球氣溫若提高2℃,全球恐怕有5.2%物種面臨威脅等見解(Urban, 2015)。因此近幾年來推行的「節能減碳」運動,期望可以減緩改善當前氣候變遷的局勢。 UNEP 研究報告指出,建築部分能源使用占全球能源消耗的40%,且其溫室氣體排放佔其全社會排放的33%以上(UNEP, 2015),視為大部分國家之最大排放源。 圖一 零耗能建築模型示意圖 資料來源:美國GE官網;本文修改繪製 零耗能建築於國際的發展 英國政府自2010年起開始推動新建住宅零耗能政策,預計於2016年使所有的新建住宅達零耗能目標,住宅以外的建築也要在2019年之前實現零耗能。 表一、歐美近年來,零耗能建築應用於住家社區的實際例子。 資料來源:謝秉翰,2014;本研究整理 除此之外,在中國、香港也開始打造近零耗能的高樓層大樓。 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NIST) 為了將零耗能建築於建材、結構關乎其產能耗能結果進行標準化,在2011年擬定了「零耗能房屋實驗計畫」(Pettit, Gates, Fanney & Healy, 1847)。 目前的實驗結果,於2013到2014年間,恰巧遇到美國大風雪肆虐,平均下雪的天數比往年要多出38天,這一年來能源消耗為13,086度,高出了原先預估的3,000度,但依然比在平均年溫較高的氣候下的一般住房(27,000度)較為低。 零耗能建築於台灣之發展 各國的政策來看,歐美等先進國家提倡甚至具體實行補助零耗能建築為世界趨勢,且相當有趣的是,美國甚至設立實驗室量測多方數據進而將之標準化。 圖二 世界擁有綠建築的國家排名,依據標準為總建築面積。 資料來源:SustainableBusiness, 2015;本研究繪製。 ZEBTA的工作規劃包含了在短期內透過示範案例來證明可實行性,中期計畫為研訂各種評估模式、評估平台及指標之研究,長期計畫為研擬新建物和既有建物的能源耗用基準及查驗程序和執行機制(謝惠子, 2011)。

寫給愛看新房子、喜歡建築和建築界參考的20+建築網站 建築其實是總合一個世代的藝術思維、技術發展和宗法制度等等,所以很多人對建築很著迷,我就是其中之一,還「大跨距」的跑去跑建築博士。 唸建築博士那幾年,其實我花掉了很多養老積蓄,書籍、旅行是其中最大的花費,心想再這樣下去,連棺材本都沒了,於是研究如何從網路獲取建築知識。 拜網路之賜,現在沒錢去旅行或買書,也可以秀才不出門能知天下事了。其實研究建築,已經有許多新方法變化出來了,透過網路,不只可以欣賞建築,也可以瞬間移動去當地看看,還可以檢視3D的模型,參考相關的照片、影音,更可以和建築師直接對話。 我所精選的20個網站,都是我訂閱而每天要選幾篇來閱讀,有了平板電腦,這種閱讀更是令人愉悅! 漢文部份3個: 1. 2. 簡體中文部份,翻譯乃至大辣辣的將人家的圖文轉成自已的作品者所在多有,不過也有些不錯的網站,我唯一介紹在選材上比較費心者: 1. 這個簡體字的網站翻譯英文版相關建築的消息算是很快,文章每日亦有許多更新,可以參考。 英文部份17個,老話一句,英文不好的朋友,直接把網站網址放進Google翻譯裡,大致上可以看得懂),排列次序,並無優劣高下之別: 1. 3rings 建築或設計的有關資源,包括材料、傢俱、燈光等等,種類五花八門,附有許多影音說明,以當代最新的設計為主。 美國AIA官網,內容設計活潑,頁面呈現精緻,探討各式最新建築量體與觀念,非常實用。 3. 這個非常棒的網站,幾乎全球最新的建築消息都有! 4. 這是建築界的Facebook,在這裡可以遭遇全球許多建築師,還可以和他們直接連絡,真是棒呆了! 建築界和建築粉絲的網路俱樂部﹣﹣Architizer 5. 這個網站所提供的建築案例絕對是一流的,而且不管在質或量上,乃至照片的詳細解析都很豐富,一定要訂閱。 6. 強調綠能和永續設計的建築網站,編排精美,強力推薦。 7. 這是建築界經常買的實體書,但也有網站,只是有些新建築消息的照片有些並不精彩,主要是考量到雜誌的銷售,而在網站裡採裡比較保守的態度。 8. 這個網站每篇建築文章都有獨到的見解,以建築思考為主題,不過在引用上必須小心,他們宣稱不擁有任何貼文的特別著作權,只消連結回來,但任何作者只要能證明擁有該貼文的著作權,也可以要求刪除貼文。 9. 號稱遭遇建築偉大思維的報紙,部落格型發表建築界各類消息的評論,雖多的是小品,但我個人喜歡其中的論點,經常去瀏覽。 10. 10. 11. 15. 16.

Japanese tradition colors and a hexadecimal number of colors. by 2_tasu1 Jan 4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