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preloader

Society

Facebook Twitter

再見!故城 ─ 消融於都更的街巷文化 - www.eRenlai.com. 詳細內容 作者 Chang Wei Hsiu 分類:Focus: SayTaiwan 發佈:28 九月 2011 攝影/余白 近年台灣流行「都市整容」的風潮,希望除去「醜」建築,讓城市換一張更好看的臉。 但,我們究竟拿什麼來換取這張整齊、美麗的容顏? 有沒有可能,我們正失去真實的生活而不自知? 近年來,許多歐美城市逐漸回頭追尋他們喪失以久的城市文化,改變過去僵化的土地劃分方式,從藍圖式的住宅、商業、工業等分區規畫,轉變為彈性放寬混合使用,藉此創造城市的活力與便利的生活。 多元:讓普通變非凡 幸或不幸,台灣經常發生橘越淮而為枳的情形。 城市的夜市文化有各種小吃飲食滿足味覺享受,甚至還有小型遊樂園可玩。 秩序:城市容貌的難題 當年珍˙雅克的對手是美國在各個城市大力推動的都市更新(urban renew),這項政策是用來解決美國城市面臨發展過程中,內城區衰敗所出現的大量貧民窟、以及結合小汽車文化所產生的都市郊區化問題。 今天,全球城市發展的重心已經移轉到後進新興國家,西方城市早已開始反省過往追尋的烏托邦,改由第三世界城市的視角取徑,探尋城市活力的泉源以及看似混亂失序狀態下的美妙秩序。 那些「整頓」後的華西街、「改造」後的圓環、「保存」的剝皮寮、台北華爾街、台北曼哈頓、台北好好看等歷史教訓似乎還不夠深刻,把這個城市快速地推倒重來的欲望也越來越大──這是我們珍貴的城市街巷文化所面臨的兩大難題:一方面是摧毀、破壞的「都市更新」,另一方面是保存升級的上流化(Gentrification)(註)排除力量。 因為都市更新,許多充滿風情的老建築已不復存在。 改建:權力的赤裸肉搏 首先,是都市更新。 有人認為這是城市轉型的契機,都市機能的提升,老屋免費改建新屋甚至是房地產增值的代名詞;但也有不少人在參與都更的過程中親身體驗什麼是暴力/利、槍擊命案、貪婪、縱火、恐嚇與強拆的威脅。

這幾年,城市浮躁不安的原因之一就是都更。 拆除:更新的唯一定義 不管是更新或再生,字典裡還有一拖拉庫的免洗名詞可以不斷生產類似的概念。 回望台灣,我們並沒有學到美國的慘痛經驗,只有這個重建、整建、維護的都更三心法,有如符咒般地納入主流規思維裡,包括1998年甫完成立法的「都市更新條例」。 慘遭淘汰的歷史建物,只能透過瞬間的快門留下昔日的丰采。 陌生:這究竟是誰的臉? 換句話說,近年來熱門的都市更新不過就是建築的拆除改建,距離真正的都市改革之路遙遠。 註釋. 說好的幸福呢?:新自由資本主義無法兌現的許諾(超級硬芭樂文) 無敵鐵金肝 圖片來源: Kaka前一陣子同一名久未見面的親戚聊天談起自己的工作。 聽到我的描述後,她很認真地下了一個結論:「聽起來你的工作是責任制喔!」

根據月初領薪水這種工資制度,學術機構購買的是學術工作者的勞動力,而非勞動,是典型的計時制。 但是,從外人看來,我們的工作經歷程無不帶有責任制的特色,沒有到達責任額度(足以升等的論文篇數),就要另尋出路。 此外,今年五一遊行的隊列中,Kaka看到在大學任教職的研究助理,高舉「學術工廠,血汗助理」與「教學助理,教授奴隸」的抗議標語,同行者有要求合理的護病/醫病比例與合理工時的護士及實習醫師,以及諷刺女首富經營血汗工廠的行動劇演員。 當代工作者承受勞動條件惡化的工作處境,在網友marklee繪製的當代上班族意象「無敵鐵金肝」及其對職場生活種種不合理的制度性安排,戲謔而尖酸地呈現出來。 在Kaka田野地的原住民之中,有些年長者很務實地看待工作做為維生活動的意義,儘管會在季節農業勞動中享受農作的樂趣,他們之中不乏需要養家的人,因為年屆中年的孩子失業或被惡意資遣返鄉,聚落成為最後的庇護所;無庸置疑,聚落的中年人完全承受養家的責任,他們最害怕某一天建築工地的工頭打電話來說,明天起別來上班了;而荖葉園園主臨時取消工作或是荖葉生長青黃不接導致工作機會減少,對獨撐家計的中年媽媽造成不小恐慌。 Kaka心想,或許不少芭樂讀者會將工作當成實現自我的方式,牽繫了我們對於家與未來生活的想像,更是我們建構自我存在的意義。 相對於我們的父母或師長輩,他們享受了台灣在60年代以來現代化過程所創造的「台灣經濟奇蹟」,並累積了一定的財富。 每每看見田野地中那些正值青壯、僅能從事體力勞動以勉強養家、甚至養不起家的人,Kaka想問的是:在當代,為什麼願意工作、努力工作的人,卻無法安身立命?

就國際情勢而言,1970年代末期以來,英美兩國採行新自由主義的政治思維以進行整體經濟結構的重組,以因應與解決當時的資本主義生產模式內蘊了平均利潤率下降的危機。 當國家為實現經濟成長而向企業傾斜,造成勞動條件的惡化後,若再加上社會原就缺乏公平的賦稅制度以實現分配正義的話,貧富差距與社會階級之間鴻溝必然加劇。 此外,社會對立與階級衝突所呈現出來的樣貌,實與各國/地方社會原有的社會文化形構有關。 Understanding Urbanity: 7 Must-Read Books About Cities. By Maria Popova What airports have to do with Medieval towns, Brooklyn’s bookstores and Le Corbusier. “Cities are the crucible of civilization,” proclaimed Geoffrey West at last month’s TED Global. Cities are where most of humanity’s creative and intellectual ideation, communication, and innovation takes place, so understanding cities is vital to understanding our civilization.

To help do that, here is an omnibus of seven fantastic books exploring the complex and faceted nature, function, history, and future of urbanity’s precious living organism, from design to sociology to economics and beyond. Richard Florida, apart from being one of the most continuously stimulating people to follow on Twitter and a fellow contributor to The Atlantic, is also one of the most insightful people writing and thinking about cities today. The so-called death of place is hardly a new story. Ultimately, Who’s Your City? But happily life has one predictable attribute: it is full of surprises. Thanks, Sean. 為什麼需要小書店?─折扣戰對圖書產業的衝擊. 百年千書 » 計畫緣起. 馬英九這次,為了挽救其團隊甄選人選時的考... 天水圍:規劃理性、社會隔離,與媒體污名 « Patterns of Mind. 一位香港朋友,邀我參加一場四月九號走訪天水圍,討論其城市規劃的活動。 其實我之前去過幾次天水圍,前兩次是住在嘉湖海逸、後來兩次借住那裡一個遠親的家,每次都曾抽空在附近走訪,有許多鮮明感受。 因為這次不克參加,便想把這些感受扼要地摘錄出來,回寄給朋友。 就當作是替我,參加這場我必須缺席的活動。 1. 2. 3. 那晚上網翻查資料,我才開始注意到,北天水圍在亞洲金融風暴後,是如何從住宅區,轉規劃為新住民等社會邊緣人的高密度公屋。

4. 那天那群孩子問我,天水圍是不是悲情城市。 5. 6.最終一層浮出的感覺,是「期盼」。 後記:原本兩年前,曾想針對天水圍些一篇文章,〈規劃理性下的社會隔離— 天水圍悲歌〉。 延伸閱讀:香港筆記 後續 FB討論 Related 上海世博的短筆記In "VII. 台大人文大樓爭議In "V. 比投票更重要的事In "注意力匱乏下的民主 Scarcity of Attention" 面对灾难,日本国民不会隐忍--南方报业网. 噢!清蔥拎籠丁冬,噢!──UCLA師生炮打種族歧視言論紀事. 文/丘德真 在英語世界裡,「清蔥」(Ching Chong)本來是針對華人甚至所有黃種人的歧視辭。 雖然有不少人認真考究「清蔥」的語源,試圖追查該辭的原意;但一般來說,如果在路上遇到一個白人對著一個黃種人士說「清蔥」,那八九不離十只是因為那白人試圖摸仿並揶揄中文──特別是他心目中所想像的中文──的發聲方式。 「清蔥」作為歧視辭,已有超過數十年的歷史了,但這段歷史有可能終於要結束了。 「清蔥拎籠丁冬」(Ching Chong Ling Long Ting Tong),可說是近期紅透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的一句話。

事緣於三月十四日,該校政治科學系大三學生亞歷珊卓‧華萊士(Alexandra Wallace)在Youtube上發表的一段種族主義言論。 在影片中,她更將「清蔥」進一步演譯為「清蔥拎籠丁冬」,企圖達到羞辱亞裔學生的最大效果。 讓亞裔群最難以接受的,主要是在於她說:「要是你來到美國,就必須要採美國人的方式……我們美國人是不會在圖書館講手機的,我發誓……大約每十五分鐘……附近突然就會有人接電話喊著『噢! 她本來想舉例說明亞裔同學有多糟糕,於是自己想像一位可能因為仙台海嘯後擔心家人出事的日本同學,並且以「噢! 由於她拿海嘯受害者開玩笑,導致不少人在Youtube上批評她「無知」和「刻薄」,並且激起數萬人錄製大批影片鋪上Youtube回敬──有人正經八百地指出她的不是,有人揶揄她,有白人同學急忙澄清「不是所有UCLA白人學生都像她那樣」,更有來自各地的非裔美國人車拼相挺UCLA亞裔同學──當中在一週內點閱人數破萬的影片更是不計其數。 更有趣的是,大批音樂愛好者更利用「噢! 亞歷珊卓‧華萊士由於受不住輿論的壓力,在事件爆發後一週內決定休學。 「清蔥拎籠丁冬」當初激起大家的憤慨,但經過這一週,「清蔥拎籠丁冬」卻又反過來成為號召對抗種族主義集結的新口號。 原本是種族主義者採用的歧視辭令,但由於大批群眾合力展示堅決的反抗意志,現在「清蔥拎籠丁冬」反而被挪用作為對抗種族主義者的新武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