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preloader

Study

Facebook Twitter

Rising☆Star 小小行銷人的市場觀察與分享 :: 痞客邦 PIXNET :: 酷哥康sir 談行銷. 【客座】appWorks第三屆在玩什麼?(上) Raincole Lai, 資工系學生,玩心很重的小孩,總是處於會寫程式和不會之間的模糊地帶。 信奉「積極地懶惰」哲學,為了讓世界變得更有趣而努力著。 部落格連結:raintoday.cc 昨天是appWorks第三屆的Demo Day,因為我已經很久沒去他們的每月集會,和appWorks的最新動態有點脫節,我就抱持著 朝聖 觀摩學習的心態去了一趟。 (ps: appWorks是一家創業投資公司,專門投資草創時期的網路事業,Demo Day就是讓接受投資的公司demo的那個day) 這次的團隊共有15家,一如以往以電子商務為大宗,佔了5家;另外還有B2B、遊戲、聯誼社群等等各種服務。 千年商品,全新通路 iHealth:送藥到府服務 把慢性病處方籤傳真給他們,藥就會自己定時送來,運費完全由iHealth吸收。 雖然他的網站風格是最傳統的,但卻是我個人最看好的團隊。 (「慢性病」到底是哪些病? Kergini科技你:國外新奇的3C產品推薦及預購,都是一些台灣尚未上市(也未必會上市)的產品 我大略瀏覽一下,這比較像是寫介紹文的部落格,而非團購網站(尤其從「滿五人預購就會進貨」這點看來,似乎還沒有自己的倉儲系統),我認為只能算半個通路商加上半個電子媒體。 搶截王:收集台灣各大購物網站的優惠資訊。 整個網站本身其實是一張超大型的DM。 可以想像這個網站的營運成本很低,因為不像上面兩者還需要物流系統,不過我覺得這種O2O? InnTaiwan癮台灣:民宿評價、代訂網站 介面簡單乾淨,而且有看起來蠻酷的搜尋功能(但不知道關鍵字識別有多先進,至少我打「花東縱谷」就搜不到)。 這個本來也是我非常看好的團隊,但是實際試用以後,我想他們還沒有解決中介商們的千古難題--雞生蛋蛋生雞,你要先有民宿才會有客人,但又要有客人才會有民宿想來認真合作。 (哇零元民宿耶,快去搶訂一間吧!) 行動得來速:這是一個手機app(已有Android版、iPhone版待審中) 顧名思義就是讓你可以透過手機訂餐,我試用了一下,目前的合作商家大概有十家,除了50嵐和味樂壽司以外都是速食。 另外,它無法顯示某樣餐點已售完,用電話時店員會好心告訴你「喔我們今天珍珠都沒有了喔~椰果也沒有了~要不要改喝粉條奶茶~」之類,但看官網的Demo圖,它似乎只會顯示「賣完」二字,這樣在打烊前訂餐恐怕要來回很多次…… B2B的潤滑劑 Patisco:線上商務系統.

如何從行銷研究中得到行銷策略? « Mr. PM – 產品企劃、產品經理、社群行銷、Mobile user experience. 產品經理為了發展新產品,通常都進行很多research,包括焦點團體、問卷調查、觀察研究、Blind Test(矇眼測試)…等。 但是要透過Research找出真正的insight卻是有難度的,Research的結果,頂多只能幫忙了解消費者的現況,但是對消費者的需求和insight的挖掘,確是會令人失望的。 往往真實的狀況是,無法透過焦點團體、問卷調查…等方法,來直接找出行銷策略,也就是說你沒辦法透過問消費者「該如何讓你提高使用產品的頻率」或「如何讓您能和朋友推薦產品」來得到有用的答案。

為什麼呢? 原因有不少,包含消費者在購物的時候常常會依據感性,但是消費者回答問題時確是理性;消費者在被調研的時候處在高涉入,但是實際購物的時候可能處在低涉入;消費者不太可能本身就是個眼光獨到的英才,早就幫你想好這種開放問題的答案…等。 筆者認為,行銷研究是用來了解消費者的接受到刺激後的反應,也就是可以問問消費者已經發生的事情,例如:「一天喝多少罐牛奶」、「喝完牛奶的感覺」,但是問「牛奶要添加什麼才會讓你多喝」就沒有任何意義,「牛奶要添加什麼才會讓你多喝」這種問題,雖然是PM想要知道的答案,但是這種答案是要PM藉由經驗和創造力,在Research的過程中,一起和Research Company透過旁敲側擊一起找出來的,而不是透過消費者自己講出來。 而在行銷研究中,如何針對消費者對已經發生事情的感受,來進行詢問,是否只要用連續五個「WHY」來追問,是不是就可以得到想要的資訊呢? 透過怎麼(what)、何時(when)、如何(how)類的問題來旁敲側擊,讓使用者講出更多可能的原因。 另外,行銷研究也有另外一種目標,就是在支持business decisions,尤其是人事結構複雜的公司,行銷研究的用途往往都是變成為行銷策略背書,來搞定辦公室內的政治問題,這也是行銷研究的另外一種面向。

真正的Social Media誕生:Flipboard for iPad « 西瓜的滋味:Tenz's blog. 我們經常會説 Twitter、Facebook、Plurk 是「社群媒體」,因為這些社群網站同時也具有強大的內容聚合、產生與推送力量,所以可以看成是一種媒體;但從今天開始,似乎不能再將「社群媒體」套在這些 SNS 上了。 因為,真正有資格稱為 social media 的 Flipboard for iPad 誕生了! Flipboard 看起來就像一本真正的雜誌,只是內容並不是由任何單一媒體供應,而是由你在 Twitter 和 Facebook 上的朋友提供。 FlipBoard 會自動把朋友在 FB 和 Twitter 上分享的網站、圖片或影片收集起來,透過軟體的重新編整,變成類似雜誌風格的版面呈現出來。 因為每個人在 Twitter 和 FB 上有不同的親朋好友,大家隨時都在分享許多新的內容,所以每次打開 Flipboard 時,看到的內容也都是最新的內容。 為什麼説 Flipboard 是真正的 social media? 因為它幾乎完美地結合社群和媒體應有的特性和長處。 但是它到底有多厲害? 社群內容的產生與消費 在 Twitter、Facebook 等社群網站上,我們會看到許多親朋好友推薦的內容,像是親朋好友分享正在看的網頁、或是上傳並分享的相片或影音等等。 不論這些內容是由親朋好友自己產生的,還是別人產生的,它和一般內容不一樣的地方,在於這些內容都是由親朋好友所分享或推薦的。 使用者大量在 Twitter 和 Facebook 分享或消費這些社群內容,但是 Twitter 和 Facebook 的界面,並不是為消費社群內容而設計的,對社群內容的消費來說並不友善。 首先,不論是 Facebook 和 Twitter,訊息的排列邏輯,乃是依訊息的時間新近度來排列,而不是依照訊息的重要性(Facebook的人氣動態有考慮訊息的相關性,但排列的大原則仍是時間)。

其次,在 Twitter 和 FB上,我們看到的內容分享,多半只是連結;特別是 Twitter,受限於訊息長度,往往連完整的連結都不能放,只能放個看起來不知是什麼的短網址;FB 稍好一點,起碼可以看到標題、縮圖和一點引言,但無論如何,你都得點一下那個連結,才能看到內容。 Flipboard 看起來像是這些問題接近完美的解決方案。 當然,Flipboard 也沒有忘記互動這回事。 媒體的「代工化」將不可避免繼續加深. 英國研究:社群網站可能改變人類大腦構造. 中時行銷知識庫 | marketing.chinatimes.com -《實力分享專欄》- 社群網站的成功行銷術(上)